【疾恶如仇什么意思】“疾恶如仇”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坏人坏事非常憎恨,甚至到了如同仇敌一般的态度。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强烈的正义感和对邪恶势力的坚决抵制。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疾恶如仇 |
拼音 | jí è rú chóu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疾恶如仇,不避权贵。” |
含义 | 对坏人坏事极其憎恨,态度坚决,毫不宽容。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正直、刚烈性格,也可用于描述某种社会现象或行为。 |
近义词 | 嫉恶如仇、痛恨入骨、深恶痛绝 |
反义词 | 容忍纵容、姑息养奸、麻木不仁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疾恶如仇”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原意是说王符这个人对坏人坏事非常憎恨,不畏惧权势。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形容人有正义感、不畏强权的典型表达。
在现代汉语中,“疾恶如仇”不仅用于个人品德的描述,也常用于评价社会风气、政府政策等,表达对不良现象的强烈反对。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描述人物性格 | 他为人正直,疾恶如仇,从不与坏人同流合污。 |
批评社会现象 | 面对腐败现象,我们应该疾恶如仇,坚决打击。 |
赞扬正义行为 | 他敢于揭露真相,疾恶如仇的精神值得学习。 |
四、总结
“疾恶如仇”是一个富有力量的成语,表达了对邪恶的强烈憎恨和对正义的坚定追求。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道德立场,也反映了社会对公平与正义的普遍期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以理性的方式对待问题,但面对不公时,保持一定的“疾恶如仇”的精神,也是维护社会良知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