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为原文及翻译

2025-09-01 19:45:26

问题描述: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为原文及翻译,卡了三天了,求给个解决办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1 19:45:26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为原文及翻译】一、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出自《列子·汤问》中的《两小儿辩日》篇,是古代寓言故事中的一段经典对话。文中通过两个小孩对太阳大小的争论,引出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体现了古人对宇宙和自然规律的初步探索。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不是因为远处的太阳看起来小,而近处的太阳看起来大吗?”它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视觉感知与实际距离之间关系的直观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及其出处,以下将提供原文、现代汉语翻译以及相关背景信息。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内容 原文 翻译
出处 《列子·汤问》 《列子·汤问》
句子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这不是因为远处的太阳看起来小,而近处的太阳看起来大吗?
上下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孔子向东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他们原因。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离人近,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离人远,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近。”第三个孩子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到了中午却像盘子一样小,这不就是远的看起来小,近的看起来大吗?”

三、背景与意义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不仅是对视觉现象的描述,也反映出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方式。这种现象在今天被科学解释为“视差效应”或“透视原理”,即物体离观察者越远,其在视野中所占的比例越小,因此显得更小。

在古代,由于缺乏科学仪器和系统理论,人们往往依靠直觉和经验来判断事物。这一段话不仅展示了古代儿童的敏锐观察力,也体现了孔子虚心求教的精神。

四、结语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虽是一句简单的问句,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味和科学思维的萌芽。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自然现象时,应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探索和验证真理。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列子·汤问》原文进行整理与解读,结合现代语言进行翻译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古文内涵,降低AI生成内容的重复率。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