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积毁销骨的意思及出处

2025-09-08 18:35:49

问题描述:

积毁销骨的意思及出处,有没有大神路过?求指点迷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8 18:35:49

积毁销骨的意思及出处】“积毁销骨”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长期的诽谤和恶意中伤,最终导致人受到严重伤害,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献,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现实意义。

一、成语解析

项目 内容
成语 积毁销骨
拼音 jī huǐ xiāo gǔ
释义 长期的诽谤和攻击会像熔化骨头一样摧毁一个人的名誉或生命。比喻谣言和恶意中伤的危害极大。
出处 《史记·张仪列传》:“夫以秦之强,而公子亲贤,故能致此,非独以德也,亦由积毁销骨。”
用法 多用于描述长期的舆论攻击对个人造成的严重后果。
近义词 败絮其中、众口铄金、积谗磨骨
反义词 众望所归、口碑载道

二、出处与背景

“积毁销骨”最早见于《史记·张仪列传》。在该文中,司马迁通过讲述战国时期的政治斗争,揭示了谣言和诽谤对人的巨大伤害。这句话原本是评价张仪的,意指他虽有才华,但因长期被他人诋毁,最终难以立足于朝堂。

这一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言论的重视,也提醒人们:网络时代虽然信息传播迅速,但谣言的危害同样不可小觑。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积毁销骨”依然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

- 网络暴力:社交媒体上,一些人通过恶意评论、谣言传播等方式攻击他人,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精神伤害。

- 职场竞争:在职场中,不实的流言蜚语可能导致员工被误解、被排挤,甚至失去工作机会。

- 公众人物:名人或官员常常成为舆论攻击的目标,一旦被谣言击中,其声誉和事业可能遭受毁灭性打击。

因此,“积毁销骨”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四、总结

“积毁销骨”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强调了谣言和诽谤的破坏力。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舆论时要保持理性,避免被不实信息误导;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被恶意中伤所伤害。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积毁销骨”的教训都值得铭记。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