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祜生平简介】张祜(约792年-约853年),字承吉,唐代著名诗人,与杜牧、李商隐等齐名,是晚唐诗坛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一生仕途坎坷,虽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最终隐居山林,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的诗歌以婉约细腻、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张祜生平简要总结
张祜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士族家庭,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尤爱诗歌。早年游历四方,结交文人雅士,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和创作素材。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屡受挫,未能进入仕途,这使他深感失落。尽管如此,他并未放弃对文学的追求,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诗歌创作中。
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在描写山水、田园和离别之感方面尤为出色。代表作有《题金陵渡》《宫词》《赠内人》等。其中,《题金陵渡》中的“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晚年,张祜隐居于吴地,过着闲适的隐士生活,直至去世。他虽未在仕途上有所建树,但其文学成就为后世所推崇。
张祜生平大事年表
时间 | 事件 |
约792年 | 张祜出生,出生于江苏丹阳的一个士族家庭 |
早年 | 游历各地,广泛接触社会,积累人生经验 |
约810年 | 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 |
约820年 | 开始专注于诗歌创作,逐渐形成个人风格 |
约830年 | 诗名渐起,作品被文人传颂 |
约840年 | 深感仕途无望,选择归隐山林 |
约853年 | 去世,享年约61岁 |
张祜的一生虽然不显赫,但他用诗笔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风貌与情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诗风影响了后来的许多诗人,也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