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是什么意思】一、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出自东汉思想家王充的《论衡》,意思是:真正知道房屋漏雨的人是在屋檐下居住的人,真正了解政治过失的人是在民间生活的百姓。 这句话强调了实践经验和基层视角的重要性,指出只有亲身经历和实际接触问题的人,才能最真实地发现问题所在。
在现代语境中,这句话常被用来强调政策制定应贴近群众、倾听民意,政府要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才能做出更符合实际的决策。它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论衡》——东汉·王充 |
原文 |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
字面意思 | 知道房屋漏雨的是住在屋檐下的人;知道政治失误的是在民间生活的人。 |
深层含义 | 实践经验决定认知深度,基层群众最了解真实情况。 |
现代应用 | 政策制定应重视基层反馈,政府应深入群众了解实情。 |
文化意义 | 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治国理念。 |
类似表达 | “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
三、结语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不仅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对现代治理方式的启示。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来源于实践,真正的政策来自人民。只有放下身段,走进基层,才能实现真正的为民服务与有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