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末词语解释】在汉语中,“毫末”是一个较为文雅的词汇,常用于描述极小的事物或细微之处。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和哲理意味。以下是对“毫末”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词语解释
毫末:原指动物毛发的尖端,后引申为极小的事物或微不足道的部分。常用于比喻事物的细微之处,强调细节的重要性。
- 字面意义:毫,指细小的毛;末,指末端。
- 引申意义:形容非常微小的事物或现象,也可用来比喻从细微处着手,成就大事。
二、词语用法与出处
项目 | 内容 |
来源 | 出自《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 |
常见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如“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强调从小事做起的重要性。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文章、演讲或教育中,强调细节决定成败,重视微小力量的作用。 |
三、相关成语与句子
成语/句子 | 解释 |
积少成多 | 通过积累微小的事物,最终形成大的成果。 |
滴水穿石 | 比喻坚持不懈,即使力量微小也能达到目标。 |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 强调一切伟大的成就都始于最基础、最微小的努力。 |
四、总结
“毫末”一词虽然字面简单,但在中文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提醒人们关注细节、重视微小的力量,并且鼓励从基础做起,逐步实现更大的目标。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日常生活中,这一词语都能引发人们对“小事”与“大事”关系的思考。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毫末”不仅是对事物大小的描述,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学会关注“毫末”,也许正是通往成功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