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修订《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为规范城市规划设计行业收费行为,提高设计服务质量,2017年国家相关部门对《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进行了修订。此次修订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各类规划设计项目的计费标准和计算方式,旨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保障设计单位与委托方的合法权益。
本次修订主要针对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不同类型的项目,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项目复杂程度等因素,制定了更为科学合理的计费体系。同时,也强调了设计成果的质量要求和后期服务内容,确保设计工作能够真正服务于城市发展需求。
一、主要
项目类型 | 计费依据 | 计费方式 | 特点说明 |
城市总体规划 | 城市规模、功能分区、基础资料完整性 | 按面积或项目复杂度分级计费 | 强调区域协调与长远发展 |
详细规划 | 规划范围、建设强度、技术深度 | 分项计费+综合系数 | 注重可实施性与细节处理 |
专项规划(如交通、绿地、市政) | 专业类别、技术难度 | 按专业分类计费 | 针对性强,细化到具体领域 |
城市设计 | 设计内容、创意水平、公众参与度 | 综合评估计费 | 鼓励创新与公众参与 |
咨询与评审 | 工作量、专家意见数量 | 按工时或项目阶段计费 | 体现专业价值与决策支持 |
二、修订亮点
1. 分类更细:将原指导意见中较为笼统的计费标准细化为多个子类,便于实际操作。
2. 弹性机制:引入“综合系数”概念,根据项目复杂性和地域差异进行适当调整。
3. 质量导向:在计费标准中增加了对设计成果质量的要求,鼓励高质量设计。
4. 服务延伸:明确后期服务费用的计算方式,增强设计工作的持续性与责任感。
三、适用范围
该指导意见适用于全国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的企事业单位,包括但不限于:
- 城市规划院
- 建筑设计院
- 咨询公司
- 政府相关部门
四、结语
2017年修订的《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是对行业发展的一次重要规范与引导。通过科学合理的计费体系,不仅有助于提升设计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更加透明、公正的合作基础。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相关计费标准仍需根据实际情况持续优化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