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子胤俄详细资料】康熙皇帝共有二十个儿子,其中第十子胤俄(原名胤䄉,后被雍正帝改名为“允俄”)在清朝历史上并不如其他皇子那样广为人知,但其人生经历仍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以下是对胤俄的详细资料总结。
一、胤俄基本信息
项目 | 内容 |
原名 | 胤䄉 |
改名 | 允俄(雍正帝即位后所改) |
生卒年 | 约1673年—1728年 |
生母 | 意嫔刘氏 |
康熙帝封爵 | 多罗贝勒(初封) |
雍正帝削爵 | 允俄被削去爵位,降为闲散宗室 |
最终结局 | 于雍正六年(1728年)去世 |
二、胤俄生平简述
胤俄是康熙帝的第十子,生母为意嫔刘氏,身份不算显赫。他在康熙朝中并未获得特别重要的政治地位,也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激烈斗争。胤俄性格较为低调,与兄弟们相比,他较少出现在政治舞台上。
康熙晚年,胤俄曾被授予多罗贝勒的爵位,但并未参与皇位争夺。到了雍正帝继位后,由于胤俄在康熙朝时并未明确支持雍正,且在雍正即位后表现出一定的不满情绪,因此被雍正帝视为“不忠”,最终被削去爵位,降为闲散宗室。
胤俄在雍正年间逐渐淡出政治舞台,生活相对低调。他于雍正六年(1728年)去世,享年约55岁。
三、胤俄的历史评价
胤俄在清朝皇室中属于较为边缘的人物,他的事迹在正史中记载不多,主要见于《清史稿》和《康熙朝实录》等文献。从现有史料来看,胤俄并无显著的政治作为,也未留下太多文学或文化方面的成就。
然而,作为康熙帝的儿子之一,他的存在反映了当时皇室内部复杂的权力关系和家族结构。尤其是在九子夺嫡之后,许多皇子的命运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胤俄的遭遇正是这一时期皇室成员命运的一个缩影。
四、总结
胤俄是康熙帝的第十子,生母为意嫔刘氏,早年封为多罗贝勒,但在雍正帝即位后被削爵,最终在雍正六年去世。他的人生轨迹较为平淡,没有参与激烈的皇位争夺,也没有留下太多历史影响。但作为清朝皇室的一员,他的经历仍能为我们提供了解康熙至雍正时期皇室动态的一个侧面。
以上内容为根据历史资料整理而成,力求客观、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