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新课堂1.5.1 乘方(第二课时)答案】在七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乘方是学习有理数运算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乘方(第二课时)”主要围绕乘方的性质、运算规则以及实际应用展开。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知识点,以下是本节课相关练习题的详细解答与总结。
一、知识点回顾
1. 乘方的定义:将一个数自乘若干次的运算称为乘方,记作 $ a^n $,其中 $ a $ 是底数,$ n $ 是指数。
2. 负数的乘方:负数的偶次幂为正,奇次幂为负。
3. 零的乘方:任何非零数的零次幂都为1,但 $ 0^0 $ 无意义。
4. 科学记数法:用于表示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形式为 $ a \times 10^n $,其中 $ 1 \leq
二、练习题答案汇总
以下为《新课堂》教材1.5.1乘方(第二课时)中部分练习题的参考答案:
题号 | 题目 | 答案 |
1 | 计算:$ (-2)^3 $ | -8 |
2 | 计算:$ (-3)^2 $ | 9 |
3 | 计算:$ 4^2 \times 2^3 $ | 128 |
4 | 计算:$ (-1)^{10} + (-1)^{11} $ | 0 |
5 | 将 567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 $ 5.67 \times 10^5 $ |
6 | 计算:$ (2^3)^2 $ | 64 |
7 | 比较大小:$ (-5)^2 $ 与 $ (-5)^3 $ | $ (-5)^2 > (-5)^3 $ |
8 | 计算:$ 0^{10} $ | 0 |
9 | 计算:$ (-1)^{2023} $ | -1 |
10 | 将 $ 0.00000078 $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 $ 7.8 \times 10^{-7} $ |
三、学习建议
1. 注意符号问题:在计算负数的乘方时,要特别关注指数的奇偶性,避免出现符号错误。
2. 熟练掌握运算顺序:在涉及多步运算时,应按照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的顺序进行。
3. 灵活运用科学记数法:对于较大的或较小的数,使用科学记数法可以简化书写和计算过程。
4. 多做练习巩固:通过反复练习,加深对乘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熟练地进行乘方运算,并能正确理解乘方的性质和实际应用。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巩固基础知识,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