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意思】一、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是对其挚友诸葛亮的深切悼念与敬仰之情的表达。这两句诗描绘了诸葛亮在北伐途中未能完成统一大业便英年早逝的悲壮结局,以及后人对他的无限惋惜和崇敬。
诗句中的“出师未捷”指的是诸葛亮多次北伐,但最终未能实现恢复汉室的目标;“身先死”则说明他早逝于五丈原,未能看到胜利的到来;“长使英雄泪满襟”则是说这种悲剧性结局令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动容,落泪不已。
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对诸葛亮个人命运的同情,也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兴亡、历史成败的深刻思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情感感染力。
二、表格解析
词语/短语 | 含义解释 | 情感色彩 | 文化背景 |
出师未捷 | 诸葛亮多次北伐,但未能取得成功 | 悲壮、遗憾 | 历史典故,反映三国时期局势 |
身先死 | 诸葛亮在北伐途中病逝于五丈原 | 悲痛、惋惜 | 表达对英雄早逝的哀悼 |
长使英雄泪满襟 | 英雄人物因诸葛亮的牺牲而感动落泪 | 感动、敬仰 | 体现对忠诚与理想的赞美 |
出师未捷身先死 | 整体概括诸葛亮的悲剧命运 | 深沉、哀婉 | 杜甫对诸葛亮的敬仰与感慨 |
长使英雄泪满襟 | 强调诸葛亮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 感伤、敬佩 | 体现历史人物的精神力量 |
三、结语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不仅是对诸葛亮个人命运的写照,更是对忠臣良将无私奉献精神的颂扬。杜甫通过这句诗,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情怀融为一体,使读者在感受历史悲怆的同时,也对忠诚、理想与牺牲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句诗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表达对英雄人物敬仰与惋惜的经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