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出自哪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原文

2025-09-06 21:39:37

问题描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出自哪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原文!时间紧迫,求快速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6 21:39:37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出自哪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原文】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语,强调了计划和准备在成功中的重要性。这句话最早出自《礼记·中庸》篇,是儒家经典之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对“有备无患”的重视。

在现代生活中,这句话被广泛应用于工作、学习、生活等多个领域,提醒人们要提前规划,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就容易失败。本文将从出处、原文、含义以及实际应用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内容。

二、内容详解

1. 出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出自《礼记·中庸》。《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编纂,汇集了先秦至汉初的礼仪制度和思想观点。其中,《中庸》一篇是儒家关于道德修养与行为规范的重要文献。

2. 原文

《礼记·中庸》中的原文如下:

>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这里的“豫”通“预”,意为预先谋划、准备。整句话的意思是:做任何事情,如果事先有准备,就能成功;如果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3. 含义解析

- 预:指事先的计划、准备。

- 立:成功、站得住脚。

- 废:失败、不能成事。

这句话强调了“计划先行”的重要性,认为没有充分的准备,任何事情都难以成功。

4. 实际应用

- 学习:制定学习计划,有助于提高效率,避免临时抱佛脚。

- 工作:项目开始前做好调研与规划,可以减少后期风险。

- 生活:如旅行、考试等,提前准备能有效降低意外发生的风险。

三、表格对比

项目 内容
出处 《礼记·中庸》
原文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现代翻译 做任何事情,如果事先有准备,就能成功;如果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字面解释 “豫”同“预”,即预先;“立”指成功;“废”指失败。
应用领域 学习、工作、生活、管理等
哲学思想 强调“有备无患”,体现儒家注重实践与准备的思想

四、结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仅是一句古老的格言,更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它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合理规划与充分准备,我们才能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从容,实现目标的成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