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人们缅怀先人、扫墓祭祖的日子。然而,清明时节春意盎然,气候宜人,也是外出踏青的好时机。古人常在这一季节里出游赏景,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以下是一些描写清明踏青的诗句。
唐代杜牧的《清明》是流传最广的一首: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细雨纷飞,行人在雨中赶路的场景,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复杂情感。
宋代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则展现了西湖畔清明节的热闹景象: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杨柳属流莺。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清明节时人们出游的盛况,以及自然景色的美丽。
明代高启的《清明呈馆中诸公》也表达了诗人对清明时节的喜爱:
新烟着柳禁垣斜,
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绕郭,
清明无客不思家。
诗中提到的新烟、柳树、杏酪等元素,都与清明节的传统习俗紧密相关,而“清明无客不思家”一句,则道出了在外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此外,还有宋代黄庭坚的《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
雨足郊原草木柔。
这首诗不仅描写了清明节的自然美景,还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反映了人们对逝者的怀念。
这些诗句不仅记录了古人清明踏青的情景,也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清明节不仅是追忆先人的日子,也是一个感受春天、亲近自然的美好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