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玉的称呼有哪些】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玉不仅是珍贵的装饰品,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古人对玉的称呼丰富多样,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与信仰。本文将从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中整理出古代对玉的各种称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一、古代对玉的主要称呼
1. 玉
最常见、最普遍的称呼,泛指所有玉石制品,如玉器、玉佩等。《说文解字》中解释:“玉,石之美有五德者。”可见“玉”是广义上的统称。
2. 王
古代“玉”字与“王”字在甲骨文中形近,因此有时也用“王”来表示玉。例如《诗经·小雅·鹤鸣》中有“他山之石,可以为错”,其中“错”即为玉的一种。
3. 圭
是古代用于礼仪的重要玉器,多为长条形,象征权力与地位。《周礼》中记载:“圭以祀天,璧以祀地。”
4. 璧
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常用于祭祀或作为礼物。《礼记·郊特牲》中提到“祭天以璧”。
5. 琮
外方内圆的玉器,多用于祭祀地神,是“六瑞”之一。《周礼》中提到“琮以礼地”。
6. 璜
半圆形的玉器,常用于佩戴或祭祀。《礼记》中提到“璜以祭四方”。
7. 琥
虎形玉器,象征勇猛,是“六瑞”之一,用于祭祀西方。
8. 璋
玉制礼器,形状类似圭,但顶部为斜角,用于祭祀。
9. 环
圆形无孔的玉器,多用于佩戴,象征圆满与吉祥。
10. 佩
指佩戴在身上的玉饰,种类繁多,如玉佩、玉坠等。
11. 琼
指美玉,也用来形容美好事物。《楚辞》中有“折琼枝以继佩”。
12. 瑶
美玉的一种,常用于形容高贵、纯洁的事物。如“瑶池”、“瑶台”。
13. 琨
美玉,亦作“昆”,《诗经》中有“昆吾之玉”。
14. 瑜
美玉,也指玉的光彩。《论语》中有“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15. 瑾
美玉,常用于人名或文学作品中,如“怀瑾握瑜”。
二、古代对玉的称呼汇总表
称呼 | 含义/用途 | 出处/典故 |
玉 | 玉石的统称 | 《说文解字》 |
王 | 与“玉”形近,古时通用 | 《诗经》 |
圭 | 礼仪用玉,象征权力 | 《周礼》 |
璧 | 圆形玉器,用于祭祀 | 《礼记》 |
琮 | 方外圆内,祭地之器 | 《周礼》 |
璜 | 半圆形玉器,用于祭祀 | 《礼记》 |
琥 | 虎形玉器,祭西方 | 《周礼》 |
璋 | 类似圭,用于祭祀 | 《周礼》 |
环 | 圆形玉饰,象征圆满 | 《诗经》 |
佩 | 佩戴的玉饰 | 《诗经》 |
琼 | 美玉,比喻美好 | 《楚辞》 |
瑶 | 美玉,象征纯洁 | 《诗经》 |
琨 | 美玉,用于人名 | 《诗经》 |
瑜 | 玉的光彩,喻品德 | 《论语》 |
瑾 | 美玉,常用作人名 | 《楚辞》 |
三、结语
古代对玉的称呼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玉石的珍视,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礼仪和道德的深刻理解。这些名称不仅仅是语言上的差异,更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通过对这些称谓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审美观念与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