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8 09:34:40 栏目:法律
在2024年的《民法典》中,监护人的定义和职责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负有保护和照顾义务的人。常见的监护人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直系亲属。如果这些亲属无法担任监护人,法律会指定其他合适的人员,如兄姐或其他近亲属。
当没有上述亲属时,社区、村委会或民政部门将承担起监护责任。这体现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与保护。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还特别强调了监护人在履行职责时需尊重被监护人的意愿,并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例如,监护人不得擅自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除非是为了维护被监护人的利益。
第三段:此外,监护人还需定期向有关部门报告监护情况,接受监督。这一措施旨在防止监护权被滥用,确保被监护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通过这样的制度设计,《民法典》不仅明确了监护人的权利与义务,也为构建和谐家庭和社会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_legal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