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收益: 每股净资产 什么意】“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是股票分析中常用的两个财务指标,它们分别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产状况。虽然这两个指标都以“每股”为单位进行计算,但它们的含义和用途却大不相同。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区别与联系。
一、概念总结
1. 每股收益(Earnings Per Share, EPS)
每股收益是指公司净利润与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的比率,用于衡量公司每一份股票所对应的盈利水平。EPS越高,说明公司盈利能力越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越大。
2. 每股净资产(Book Value Per Share, BVPS)
每股净资产是公司净资产(即总资产减去总负债)除以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反映的是公司每一股股票所代表的实际资产价值。BVPS越高,说明公司资产越雄厚,财务基础越稳固。
二、关键区别与联系
项目 | 每股收益(EPS) | 每股净资产(BVPS) |
定义 | 公司净利润 / 流通股总数 | 公司净资产 / 流通股总数 |
反映内容 | 盈利能力 | 资产价值 |
计算公式 | EPS = 净利润 ÷ 流通股数 | BVPS = (总资产 - 总负债)÷ 流通股数 |
用途 | 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用于估值 | 衡量公司实际资产价值,用于评估投资安全边际 |
高低意义 | 越高越好,反映盈利能力强 | 越高越好,反映资产雄厚、财务稳健 |
与股价关系 | 常用于市盈率(P/E)计算 | 常用于市净率(P/B)计算 |
三、总结
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虽然都是基于“每股”的计算方式,但它们各自关注的财务维度不同:EPS侧重于盈利表现,而BVPS则更强调公司的资产实力。在实际投资中,两者可以结合使用,帮助投资者更全面地评估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投资价值。
例如,如果一家公司拥有较高的EPS,但BVPS较低,可能意味着其盈利主要依赖于外部融资或经营杠杆;反之,若BVPS高而EPS低,则可能表示公司资产丰富但盈利能力不足。因此,理解这两个指标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做出更理性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