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 虎踞龙盘 rdquo 的由来?】“虎踞龙盘”是一个常用于形容地势险要、气势雄伟的成语。它最早出自古代文人对南京(古称金陵)地理形势的赞美,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和历史中,象征着一个地方的雄浑与威严。
一、成语来源简述
“虎踞龙盘”最早见于《世说新语·言语》中的一则故事,讲的是东吴名士张纮在评价金陵地势时说:“钟山龙盘,石城虎踞。”这八个字生动地描绘了南京周围的地形特征:北有钟山如龙盘旋,南有石头城如虎蹲伏,气势磅礴,易守难攻。
后人将“龙盘”与“虎踞”结合,形成“虎踞龙盘”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地势险要、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之地,尤其多用于形容南京的历史地位和地理优势。
二、总结与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虎踞龙盘 |
出处 | 《世说新语·言语》 |
原意 | 形容南京地势险要,钟山如龙盘,石城如虎踞 |
使用场景 | 描述地势险要、战略位置重要之地 |
文化意义 | 象征南京的历史地位和军事价值 |
后世演变 | 成为形容雄伟、威严、易守难攻之地的常用语 |
三、文化背景与历史意义
南京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重要都城之一,先后作为六朝、明朝、太平天国等政权的首都。其地理位置独特,长江天堑、山川环绕,具备极强的防御能力。“虎踞龙盘”不仅是对地理的描述,更是对南京作为“帝王之州”的一种赞誉。
此外,“虎踞龙盘”也常出现在诗词、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中,成为南京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四、结语
“虎踞龙盘”源于古人对南京地理形势的精妙概括,不仅体现了古代地理学的智慧,也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今,它已成为南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展现了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与历史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