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胸有成竹是谁的故事

2025-11-02 17:35:13

问题描述:

胸有成竹是谁的故事,卡了好久了,麻烦给点思路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2 17:35:13

胸有成竹是谁的故事】“胸有成竹”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做事之前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把握。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一则故事,讲述的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文同(字与可)如何通过观察竹子,最终在绘画中表现出对竹子的深刻理解。

一、故事背景

文同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尤其擅长画竹。他不仅在绘画上造诣深厚,还非常注重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他常常亲自到山林间观察竹子的生长状态,了解其形态、结构和变化规律。正是这种深入的生活体验,使他在绘画时能够做到“胸有成竹”。

二、成语出处

“胸有成竹”最早出自苏轼所写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中提到:

>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意思是:画竹子之前,心中已经有一幅完整的竹子形象,这样才能画得惟妙惟肖。

三、成语含义

“胸有成竹”现在多用于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和计划,不慌不忙,信心十足。

四、总结与表格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胸有成竹
出处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
故事人物 文同(字与可)
故事背景 北宋时期,文同专注观察竹子,提升绘画技艺
成语含义 做事前已有充分准备和把握
现代用法 比喻对事情有十足的信心和计划
延伸意义 强调实践与积累的重要性

五、结语

“胸有成竹”不仅是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古人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它告诉我们,只有在平时不断积累、深入思考,才能在关键时刻从容应对,真正做到“胸有成竹”。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