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阴是什么经】在中医理论中,“厥阴”是一个重要的经络概念,属于十二经脉之一。它不仅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还与脏腑功能、阴阳平衡密切相关。了解“厥阴是什么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医的经络体系和临床应用。
一、
“厥阴”是中医十二经脉中的一个名称,属阴经之一,与肝经相对应。在《黄帝内经》中,“厥阴”常被用来描述一种特殊的病理状态,即“厥逆”,多指四肢冰冷、神志不清等表现。但随着中医的发展,“厥阴”逐渐演变为一条独立的经脉,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前胸、腹部及下肢内侧。
“厥阴经”主要与肝的功能有关,因此也被称为“肝经”。它在五行中属木,主升发、调达,与情绪调节、气血运行密切相关。临床上,治疗肝气郁结、胁痛、月经不调等症状时,常会选用厥阴经的穴位进行针灸或按摩。
此外,“厥阴”还与“三阴交”、“太冲”等重要穴位相关联,这些穴位在调理肝经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厥阴经 |
| 英文名称 | Jueyin Meridian |
| 所属类别 | 十二经脉之一 |
| 阴阳属性 | 阴经 |
| 对应脏腑 | 肝(肝经) |
| 经络走向 | 起于足大趾,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胸部、腋下,最终止于目系 |
| 主治病症 | 肝气郁结、胁痛、月经不调、情绪抑郁、头痛、眩晕等 |
| 相关穴位 | 太冲、曲泉、中封、期门、三阴交等 |
| 五行属性 | 木 |
| 病理表现 | 四肢冰冷、神志不清、气机逆乱等(传统意义) |
| 临床应用 | 针灸、推拿、中药调理等 |
三、小结
“厥阴”不仅是一个经络名称,更是一种生理与病理状态的综合体现。它与肝的功能密不可分,是中医调养情志、疏通气机的重要依据。了解“厥阴是什么经”,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人体的健康状态,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