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生平】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诗人。他生活在金朝末年与蒙古帝国崛起的动荡时期,一生经历战乱、离散、流亡,其作品多反映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沉浮,被誉为“金元之际文坛领袖”。
元好问早年才华横溢,博学多才,尤以诗文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沉郁悲壮,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历史学者,曾编纂《中州集》和《壬辰杂编》,保存了大量金代文学资料,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政治上,他曾担任金朝官职,但随着金朝灭亡,他选择隐居,拒绝出仕元朝,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他的思想与行为体现了士大夫的忠诚与操守,在当时备受推崇。
元好问生平简要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元好问 |
| 字 | 裕之 |
| 号 | 遗山 |
| 出生年 | 1190年 |
| 去世年 | 1257年 |
| 籍贯 | 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 |
| 所处时代 | 金末元初 |
| 身份 | 文学家、史学家、诗人 |
| 主要成就 | 编纂《中州集》《壬辰杂编》,诗歌创作 |
| 代表作品 | 《论诗三十首》《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等 |
| 思想倾向 | 强烈的民族意识与士人操守 |
| 生活态度 | 淡泊名利,重视气节 |
元好问的一生是动荡时代的缩影,他的文学与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不仅是金元之际的重要文化人物,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