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原文】《圆觉经》全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是佛教大乘经典之一,属于禅宗重要典籍。此经以佛陀与十二位菩萨之间的问答形式展开,阐明“圆觉”之理,即一切众生本具的清净佛性。全经共二卷,内容深奥,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对修行者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一、
《圆觉经》主要围绕“圆觉”的概念展开,强调众生皆具佛性,无需外求,只需觉悟自心。经中通过佛陀与十二位菩萨的对话,揭示了修行的方法、成佛的路径以及如何破除妄想、回归本心。经文内容涵盖空性、无我、不二法门等核心思想,具有极强的哲学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
二、主要内容概述(表格)
| 序号 | 内容主题 | 主要内容概要 | 核心思想 |
| 1 | 圆觉本体 | 佛陀开示圆觉为一切众生本具的清净佛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 众生皆具佛性,本自清净 |
| 2 | 十二菩萨问法 | 十二位菩萨依次提问,涉及修行、烦恼、生死、涅槃等问题。 | 修行需依止正法,明心见性 |
| 3 | 智慧与方便 | 佛陀指出智慧与方便不可偏废,应以智慧为基础,以方便为手段。 | 修行须知权实结合,善巧方便 |
| 4 | 烦恼即菩提 | 烦恼与菩提本无差别,关键在于觉悟。 | 烦恼即菩提,转识成智 |
| 5 | 无我与空性 | 强调“无我”与“空性”,破除对自我和外相的执着。 | 空性为体,无我为用 |
| 6 | 修行次第 | 说明修行的层次与方法,包括持戒、修定、修慧等。 | 三学为基,次第而进 |
| 7 | 顿悟与渐修 | 提出顿悟与渐修并重,强调因人而异,各有其道。 | 因缘不同,修行方式各异 |
| 8 | 末法时代的警示 | 佛陀预言末法时期众生易迷失,需依止善知识,精进修持。 | 末法时期更需坚守正法 |
| 9 | 成佛之道 | 总结成佛的根本在于觉悟自心,不向外求。 | 自性即佛,当下即是 |
| 10 | 结语与劝修 | 佛陀劝勉众生发菩提心,勤修不懈,最终成就圆满佛果。 | 发心为先,行愿为本 |
三、结语
《圆觉经》虽篇幅不长,但内容精辟,蕴含深厚的佛法智慧。它不仅是修行者的指南,更是理解佛教核心理念的重要经典。对于现代人而言,读诵此经有助于净化心灵、提升智慧,远离执着,走向内在的觉悟与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