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古诗描写的节气】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五言律诗。全诗通过描绘月夜下的孤寂与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这首诗虽然未直接点明节气,但从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和情感氛围来看,可以推测其描写的是秋季的某个特定时节。
一、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月夜忆舍弟》原文如下: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诗中“露从今夜白”一句,明确提到了“白露”这一节气。“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每年的9月7日左右,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昼夜温差增大,露水增多。因此,从这一句可以看出,诗中所描写的季节应为秋季,尤其是白露前后。
二、节气与诗意的关联
结合诗歌的背景与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季节判断:秋季
诗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语句,都带有浓厚的秋意,暗示了诗人所处的时间是秋季。
- 具体节气:白露
“露从今夜白”是“白露”节气的典型特征,说明诗人正是在白露这一天或前后写下了这首诗。
- 情感基调:思乡与离别
白露时节,天凉夜寒,容易引发人的孤独感和对亲人的思念,这与诗中“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的情感高度契合。
三、总结与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诗歌名称 | 《月夜忆舍弟》 |
| 作者 | 杜甫 |
| 诗歌主题 | 思念亲人、战乱离散 |
| 描写季节 | 秋季 |
| 具体节气 | 白露 |
| 关键诗句 | “露从今夜白” |
| 节气特征 | 夜间露水增多,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大 |
| 情感表达 | 孤独、思乡、担忧、忧国忧民 |
四、结语
《月夜忆舍弟》虽未直接提及节气,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巧妙地展现了秋季白露时节的氛围。这种以景抒情、借景寄情的手法,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历史厚重感。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在特定节气中的情感波动与生活状态,具有重要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