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王击鼓文言文的中文翻译?】《幽王击鼓》是出自《史记·周本纪》中的一则历史故事,讲述的是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不惜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这个故事常被用来警示君主应以诚信为本,不可因一时之乐而失信于民。
一、原文节选(《史记·周本纪》)
> 幽王欲宠褒姒,乃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子伯服为太子。幽王之妃曰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求之,弗得。于是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见烽火,皆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犬戎攻周,幽王举烽火,诸侯莫至。幽王死于骊山之下,西周亡。
二、文言文翻译
原文 | 翻译 |
幽王欲宠褒姒 | 周幽王想要宠爱褒姒 |
乃废申后及太子宜臼 | 于是废除了申后和太子宜臼 |
立褒姒为后,子伯服为太子 | 立褒姒为王后,儿子伯服为太子 |
幽王之妃曰褒姒 | 周幽王的妃子叫褒姒 |
不好笑 | 不爱笑 |
幽王欲其笑 | 周幽王想让她笑 |
万方求之,弗得 | 想尽办法逗她笑,但没有成功 |
于是幽王为烽燧大鼓 | 于是周幽王设置了烽火台和大鼓 |
有寇至则举烽火 | 有敌人来时就点燃烽火 |
诸侯见烽火,皆至 | 诸侯看到烽火都赶来救援 |
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 到了却没有敌人,褒姒于是大笑 |
幽王说之 | 周幽王很高兴 |
为数举烽火 | 于是多次点燃烽火 |
其后犬戎攻周 | 后来犬戎攻打周朝 |
幽王举烽火,诸侯莫至 | 周幽王点燃烽火,诸侯却没人来 |
幽王死于骊山之下,西周亡 | 周幽王死在骊山下,西周灭亡 |
三、总结
《幽王击鼓》是一则寓意深刻的典故,反映了周幽王为了取悦宠妃而失信于诸侯,最终导致国家覆灭的历史教训。通过“烽火戏诸侯”的行为,周幽王失去了诸侯的信任,当真正危机来临时,没有人再相信他,最终身死国灭。
该故事提醒人们:诚信是立国之本,轻信与虚荣终将招致失败。
如需进一步分析《幽王击鼓》的文学价值或历史背景,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