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游览岳阳楼时所作,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展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风格。
一、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是李白在与友人夏十二一同登上岳阳楼后所写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全诗虽短,但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二、诗歌原文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千峰雪满台。
三、赏析要点总结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李白(唐代) |
体裁 | 五言律诗 |
写作背景 | 与友人夏十二同游岳阳楼,借景抒怀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语言凝练、意境开阔 |
名句分析 |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用拟人手法表达情绪变化 |
情感表达 | 豪放洒脱,充满浪漫情怀 |
四、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
作者 | 李白 |
创作时间 | 唐代 |
地点 | 岳阳楼(今湖南岳阳) |
人物 | 诗人与友人夏十二 |
意象 | 洞庭湖、雁、山、月、云、酒 |
情绪 | 愉悦、豁达、豪迈 |
修辞手法 | 拟人、对仗、夸张 |
诗风 | 浪漫主义、豪放不羁 |
五、结语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是一首典型的李白式山水诗,既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超然物外、胸怀天下的气度。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李白将登楼所见与内心感受融为一体,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豪情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