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白居易】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元稹并称“元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风平易近人,贴近生活,语言通俗易懂,深受百姓喜爱。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涵盖社会现实、人生感悟、山水田园等。今天,我们以“请教白居易”的角度,总结其生平、代表作品及文学思想。
一、白居易简介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白居易(772年-846年) |
| 字 | 乐天 |
| 号 | 香山居士 |
| 出生地 | 绥州(今陕西绥德) |
| 生活时期 | 唐代中后期 |
| 主要身份 | 诗人、文学家、政治家 |
| 文学风格 | 平易近人、关注民生、语言通俗 |
二、白居易的主要成就
白居易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方面 | 内容 |
| 新乐府运动 | 与元稹共同倡导,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 诗歌题材 | 关注社会现实,如《卖炭翁》《琵琶行》《长恨歌》等 |
| 语言风格 | 通俗易懂,贴近民间,被称为“老妪能解” |
| 政治参与 | 曾任左拾遗,敢于直言进谏,后因直言被贬 |
三、白居易的代表作品
| 作品 | 类型 | 内容简述 |
| 《长恨歌》 | 长篇叙事诗 | 讲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抒发对爱情与历史的感慨 |
| 《琵琶行》 | 叙事诗 | 通过听琵琶女的演奏,抒发人生失意与同情之心 |
| 《卖炭翁》 | 新乐府诗 | 描写一位卖炭老人的艰辛生活,揭露社会不公 |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五言绝句 | 表达对友人的惜别之情,语言简洁有力 |
| 《钱塘湖春行》 | 山水诗 | 描绘西湖早春景色,意境清新自然 |
四、白居易的文学思想
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念,强调文学应反映现实生活,关注人民疾苦。他反对形式主义,提倡内容真实、语言通俗。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在宋代以后,成为文人创作的重要指导原则。
五、白居易的个人经历
| 时间 | 事件 |
| 772年 | 出生于山西 |
| 800年 | 中进士,开始仕途 |
| 815年 | 因直言上书被贬江州司马 |
| 820年 | 被召回长安,官至翰林学士 |
| 846年 | 卒于洛阳,享年75岁 |
六、白居易的影响
白居易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也是一位深具社会责任感的文人。他的作品流传至今,仍被广泛传诵。他以通俗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使诗歌从贵族走向民间,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结语:
如果真能“请教白居易”,或许他会说:“诗者,天地之心也。”他一生致力于用文字记录时代,用诗歌关怀人间。他的精神与作品,至今仍在启迪后人。


